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用转民用 (第6/8页)
“为何会如此?”李泰听到这话,不由带着几分疑惑。 毕竟李泰所重视的却是普及,如果做不到普及的话,那战歌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别看高陵农业学府每年毕业的学生有五千,但这五千人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太少了。 而幽州的幽州学府,余杭的江南学府,甚至在广州也建立了农业学府,但实际上每年的学生李泰觉得也很难超过八千人。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一手建立的农业学府模式,需要投入的资源有些太多了。 且不说先期的各种土地,后期各种的实验素材,这些都是资源。 这就好像每一个省市的211和985的数量比较有限一样,不是国家不希望有更多的强校能够出现,而是每一个省市的资源就这么多,甚至国家手上的资源就这么多。 每一个强大学校的背后,都有一个无比厚实的经济体作为重要支撑,否则好的学校是支撑不起来的。 一开始,李泰也认为,刘仁轨,褚遂良学习了自己建立了学校的模式后,这些学校就能在大唐各个土地上不断建立。 但等到李泰亲眼看到了幽州农业学府连两百人的毕业生都没有,李泰就知道自己的学府模式只能自己搞,其他人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毕竟自己是通过各种配套设施支撑起了学府模式,而其他的人用旧式的经济模式,是很难支撑起农业学府这样的花销的。 这也是自己来到了幽州,见到李淳风弄出来的幽州学府,这才真正确定的一件事情。 别人能能模彷自己建立农业学府,但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