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_第九十八章 杜如晦踩坑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杜如晦踩坑了 (第5/7页)


    而杜如晦道:“越王主建的两个港口能够正常的运转,那是因为越王从农业学府中培养出来的专门用于算术与识字的人才,他们的存在才维持这两个港口的正常运转。

    让货物从港口进入到输送到源州所在仓库甚至甚至不需要一天的时间。

    但这种人才农业学府常见,可朝廷小吏身上却并不常见。

    首先识字与数学都有所掌握之人,在小吏之中不是没有,但一个港口想要运转至少需要百人以上,这样缺口就大了。

    再加上需要他们改变用旧的度量衡用新的度量衡,这就让小吏的人数更少了!”

    比较起工作本身把小吏的素质提高了,但实际上度量衡变化才是淘汰小吏的重要原因。

    因为过去的度量衡,虽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这标准非常模糊。

    这点在用过去的徭役去施工时,杜如晦便觉察到了,也因为度量衡的模糊,让徭役们在施工的时候时长出现差错,效率上更是比高陵的徭役差得太多。

    现在随着漕运计划的推行,杜如晦发现如果出现了度量衡上的问题,往往会出现大麻烦。

    像那个纯粹用老旧徭役搭建起来的码头,现在让马周派遣人员去返工。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码头的度量衡不同统一。

    如果是以前的话无所谓,但现在在统一标准的箱子下,从船只,到马车,到搬运器械,这些都是有着统一标准的,最重要得是朝廷更是根据这箱子收税的。

    如果这个标准不统一,那任何一环卡住,下一环想要进行下去就要费大力!

    而效率的减缓,让绝大多数商家宁愿坐着船跑到下一站卸货,也不想在这里卸货。

    这让杜如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