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羽绒服与火炕 (第5/7页)
这时代火炕虽还没有,但很多相关技术都已经相当完善,顶多只是思维的问题。 在北魏,人们一般在地面下烤,并设置了烟道,并且配置了排烟设施,让烟道处於地下,从而炙热地面,只不过想排出烟道的气并不容易。 所以一般上研究这个匠人,便是被称作地火匠人,像李泰的人工孵化就用到了他们。 “墨令,要记得设计时最好留个口子擦灰,否则这东西烧上一冬,等明年再用怕就不暖了!”李泰对墨公嘱咐。 对李泰的要求墨公一一记录下来,随後墨公提出了修建这类房子所需要的材料。 李泰也不客气,直接大笔一挥,便当场建立了一个砖厂和瓦场,水泥这种粘合材料虽然没有,不过三合土这种东西,在这个朝代还是有的。 当然,墨令还提出了糯米灰浆这种高等级粘合剂,李泰看了看它的配料表里面居然有糯米,只能忍痛放弃这种东西,因为自己实在没钱啊。 然後由墨公带头,那些流民百姓自己参与,开始搭建起了一座座有火炕的房屋。 虽然第一间房算修建得最慢的,但到後面,一排扁平有序的房间开始有序排开,让这原本荒无人烟的土地开始出现人烟,这些流民真正住到这些自己亲手搭建的屋子里。 李泰便让马周前去把这些人一一登记在册,这些人多少算是平民了。 这些由他们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房子,便算作了他们的财产。 可以说听到这消息时,这些百姓简直难以置信,有的人抱着自己三四岁还茫然无措的孩子痛哭,有的人则跪下来给进行登记的官员磕头,也有的人则满脸麻木,但若走近了看,他们已泪流满面。 可以说他们真切拥有了属於自己的房子,他们不再是城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