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少年的帝王之路_22东征前建设(剧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东征前建设(剧情) (第2/3页)

马壮的响马强盗,号称什么黑旗军自成一派盘踞齐鲁。

    对于无心北上的赵葵哲而言,这完全就是商机。他只要对北方诸侯贩售布面甲之类的军械,能赚更多利润不说,这些北方诸侯还会对他感恩戴德。

    而且,他越卖军械,北方就打得越热闹,南渡避难的流民也就越多。对于各色产业蒸蒸日上的吴越国来说,人口是非常紧俏的资源。码头搬运工,纺织女工,采茶工,船夫,马夫...吴越国中根本不愁没有容纳流民的活计,只怕流民不来。

    别说是布面甲了,就连箭矢和弩矢也在泉州城被大量生产。吴越军对弓弩的需求已经很小了,这也是卖给北方诸侯的。浙闽山区所产优质竹杆和闽铁搭配而成的上乘箭矢,造出来多少,就能卖出去多少。

    靠着这带血的生意,还有按季度上缴的葵行余剩利润,原本已经空空如也的泉州府库,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又堆积了合计近千万贯的银钱。

    他运用这些钱财,下令在泉州府的后渚地区建设新港。老泉州港这种内河港,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繁忙的泉州航线,担不起吴越都城的职能。

    后渚在泉州湾内,但却面朝大海。既可以享受到内海海湾的风平浪静,也能享受到海港的水深港阔。不仅如此,负责新港建设的工匠们,都是重建广州港的老班底。所以,踏轮起重机也能在新泉州港得到运用。

    负责学术研究的洛江学府城,承担工匠制造事务的泉州城,以及联系内外海路航线的后渚港城,共同构建出,一个更加庞大,更加能承担起国都职能的新泉州府。

    来自江南,江右,岭南和闽地其他地区的豪商地主,精工巧匠,饱学之士纷纷迁徙到泉州府。吴语,粤语,客家话之类的语言大量出现在原本由闽南话占据绝对优势的泉州城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