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雁门的铁,渤海的盐,荀氏的筹码 (第8/8页)
响力呢? 想到袁绍来渤海之时,恰恰会见了清河太守姚贡,安平太守王基,还有驻屯河间的曹C,而这三郡,恰恰是刘擎控制之外的三郡。 “文若,曹氏与袁氏,走的亦很近吗?”刘擎最先想到了曹C,他会不会是袁氏的棋子。 “曹氏这两代人方有起sE,与袁氏这种庞然大物自然无法等同,而且曹氏没有经典传世,准确的说,还是需要仰仗袁氏余荫的。” “经典传世?何意?” “所谓经典,便是治国理论,没有经典传世,便意味着无法成为世家望族,就算豪强做得再大,占再多的地,屯再多的粮,拥有再多的钱,依然没有话语权。”荀彧介绍道。 刘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简单说,掌握经典,便是掌握话语权。 “相b而言,荀氏上一代人物号称荀氏八龙,皆不是大官,族伯荀俭之前不过一县长,家父还是最好的,为济南国相,但荀氏的名望不小,这便得益於荀氏有经典传世,我叔荀爽乃是当代经学大家。”荀彧话语中,带着丝丝骄傲。 显然,汉末b的不是土地和金钱,甚至b的不是高官厚禄,而是b名望与话语权。 “我好像懂了,曹氏势力虽强,却需要依赖袁氏的话语权,才能发表诉求。”刘擎总结道,换言之,在历史上,曹C与袁绍背离之後,依然与颍川士族紧密结合,或许,这也是谋求一种话语权。 “主公,魏郡急报!”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 (PS:求书友们推荐票支持一下,马上过万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